70亿欧元收购落定?凯雷能否拿下巴斯夫涂料业务
作者:admin   日期:2025/10/9

据路透社106日报道,美国私募股权公司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 LLC)已成为收购BASF SE涂料业务的领跑者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106日报道称,在最新一轮拍卖中,凯雷集团报价高于其他竞争者,使该业务估值提升至约70亿欧元。

根据此前530日彭博社的报道,凯雷集团与涂料制造商宣伟公司(Sherwin-Williams Co.)曾考虑联合竞标BASF的涂料业务。当时还包括两家私募基金——CVC资本(CVC Capital Partners PLC)和孤星基金(Lone Star Funds LLC)表达了早期兴趣。

当全球第七大涂料业务被摆上货架,私募巨头凯雷为何愿意押注70亿欧元?这笔可能改写化工行业格局的交易,背后隐藏着比数字更复杂的博弈。巴斯夫剥离年销售额38亿欧元的优质资产,究竟是战略撤退还是以退为进?
事件全景:一场牵动全球化工格局的收购战
巴斯夫涂料业务的出售已进入关键阶段,估值区间锁定60-70亿欧元。参与竞购的除凯雷联合宣伟组成的产业资本联盟外,还有阿克苏诺贝尔等战略买家,以及孤星基金、KPS资本等财务投资者。该业务2024年销售额达38亿欧元,其中汽车OEM漆占比65%,在全球市场占据7%份额。
巴斯夫的剥离决策源于其"最佳所有者原则"战略重组。继11.5亿美元出售巴西装饰涂料业务给宣伟后,此次交易将帮助集团清偿债务并聚焦核心领域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业务在中国市场拥有20%以上占有率,上海造漆厂等合资项目为其积累了深厚技术储备。
凯雷的化工版图:从财务投资到产业整合的跃迁
凯雷此次联合宣伟竞购,标志着其投资逻辑的质变。对比同业估值,PPG的12倍EBITDA与阿克苏诺贝尔的9.5倍,70亿欧元报价对应约10倍EBITDA,处于合理区间。但凯雷看重的远不止财务回报:
巴斯夫拥有的2000余项汽车涂料专利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专用耐腐蚀技术,将成为凯雷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筹码。与宣伟巴西业务的协同效应,更可能构建横跨三大洲的供应链网络。这种"产业资本+PE"的模式,正在改写传统私募的游戏规则。
值得关注的是凯雷集团曾于2013年以49亿美元收购杜邦(DuPont)的高性能涂料业务,并将其更名为艾仕得(Axalta Coating Systems)。2014年,凯雷将艾仕得上市,融资9.75亿美元,并出售约25%的股份。2016年,凯雷以每股29美元出售了其余股份。截至106日下午2时,艾仕得股价报28.36美元。
巴斯夫涂料业务的"隐形王冠":为什么值这个价?
拆解标的资产价值需要技术市场双维度分析。技术层面,巴斯夫是宝马、奔驰核心供应商,其高光泽保持技术能满足新能源车10年以上耐用承诺。市场层面,全球仅7家企业掌握汽车原厂漆全流程技术,而巴斯夫中国渠道网络覆盖主要汽车产业集群。数据显示,全球高端涂料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8.5%,其中汽车原厂涂料和功能性工业涂料是增长主力。巴斯夫涂料业务在汽车涂料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,全球每三辆新车中就有一辆使用其涂料产品,尤其在电动车专用低温固化涂料、色彩定制化解决方案上具备竞争优势,这正是凯雷看重的核心资产价值。
财务数据揭示其抗风险能力:2024年销售额42.8亿欧元中,2.5%的价格增长成功对冲了销量下滑。这种定价权源于其在高端市场的技术垄断地位,正是凯雷愿意支付溢价的核心原因。
行业洗牌前夜:四种可能的终局推演
根据竞购方格局,未来可能呈现四种发展路径:若宣伟-凯雷联盟胜出,将诞生年营收超80亿欧元的涂料新巨头;私募财团中标则可能分拆业务二次套利;阿克苏诺贝尔获胜将强化欧洲双寡头格局;而中国资本若介入,或打破西方技术垄断。
目前凯雷-宣伟组合最具优势,其既有产业协同能力,又能提供巴斯夫期望的现金对价。但阿克苏诺贝尔作为唯一行业买家,可能祭出防御性报价。交易结果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揭晓。
中国视角下的启示录
对中国产业而言,这场交易暴露出双重挑战:新能源汽车涂料国产化率不足30%,沈阳关西等合资案例显示技术引进难以突破核心壁垒。但凯雷的"产业赋能型投资"模式,为本土资本提供了新思路——通过并购获取技术,再反向整合产业链。
更紧迫的是供应链安全警示。若巴斯夫汽车漆技术被美国资本控制,中国车企可能面临"涂料断供"风险。这要求国内企业加速自主研发,或通过资本手段参与全球技术分配。
尾声:化工巨头的战略选择题
巴斯夫的剥离与凯雷的重仓,本质都是对技术制高点的争夺。当全球化工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链卡位战,70亿欧元的标价背后,是对"谁掌握标准,谁定义未来"的深刻认知。正如巴斯夫CEO凯礼所言:"不是所有业务都值得保留,但所有技术都必须掌控。"
来源:路透社、数说财经局、网络综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