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公信力破解环保设施建设“邻避效应”
作者:admin   日期:2016/8/8

近年来,因垃圾、污水、危险废物等环保设施建设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,而大部分事件的最后结果都是“一闹就停”。一边是环保设施亟待建设,一边是公众质疑带来“邻避效应”,某些环保设施建设陷入僵局的尴尬,值得有关方面深思。

 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,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达到17238.58万吨,600多座大中城市中,有三分之二陷入垃圾的包围中,且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。垃圾焚烧厂需要的用地面积仅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1/20到1/15,垃圾通过焚烧可减容90%,且每吨垃圾产生的污染仅为填埋的1/50左右。尽管垃圾焚烧技术还需进一步改进,但却是目前实现垃圾无害化、减量化、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方式。不过,“不要建在我家后院”的“邻避效应”,让一些环保设施的建设陷入了“一闹就停”的僵局。有些居民担心,环保设施会对自身健康、自家环境质量造成影响,担忧上马环保设施导致自己的房产贬值,对在居住周边生活场所附近新建环保设施表示反对。

  显然,导致“邻避效应”的原因,有心理与认知方面的因素,但值得提出和注意的是,个别政府部门在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,居民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与不公平感,不愿意信任当地相关部门或项目发起人的承诺。虽说2003年9月《环境影响评价法》开始施行,在2006年2月,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发布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》,明确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权利,而且规定了参与环评的具体范围、程序、方式和期限,以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,但近些年一些弄虚作假、“猫腻”颇多的环评报告,使环评的公信力下降很多,让人很难相信某些环评报告的结论。

  一些政府部门在上马新建环保设施前,透明公开、广纳民意,应该是使环保项目更趋完美的必经途径。如果个别地方或相关企业缺乏透明公开的项目信息、平等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公平合理的补偿机制,部分项目选址过程不够公开等,往往会使周边民众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。反思曾经因环保设施建设发生的群体事件,往往是因为个别地方漠视民意,对百姓的合理诉求不闻不问,最终形成民意的“堰塞湖”,导致矛盾升级。

  所以,唯有提高政府部门和环评机构的公信力,才能避免屡屡上演的环保设施建设“邻避效应”事件。而相关公信力是建立在尊重民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基础之上的,体现在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过程严格监管之中。(来源:经济日报)